李辉

时间:2020-02-12 点击数:

基本信息:

教授,博士生导师

办公室:同济大学交通学院A626

电子邮件:hli@tongji.edu.cn

简介:

长江学者、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中组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同济大学交通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同济大学中国交通研究院低碳交通中心主任,上海市普陀区交通委员会副主任(挂职),美国加州注册土木工程师,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

研究方向及成果:

主要研究领域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生态化与韧性化。在生态-耐久路面平衡设计、功能材料及建养技术三方面取得系列创新成果。主持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项)、中组部“青年千人”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省部级项目20余项。发表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62篇,总引用4551次,最高单篇引用380次,3篇ESI前1%高被引/热点论文;主编中英文专著3部;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15项(其中,美/英专利3项);制订国家、地方和团体技术标准5部,获软著6项。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15)、中国公路建设协会特等奖、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成果奖一等奖(1/6)等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获第七届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前沿杰出青年学者(全国28人)、中国公路学会青年科技奖(每届10人)等人才荣誉。

研究成果服务于国家交通大动脉京沪高速公路与连霍高速公路、绿色冬奥、雄安新区、海绵城市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公路建设等系列重大工程。成果被英国卫报、美国BetterRoads、中国交通报、中国科技网等著名媒体广泛报道。

在研课题:

1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长大线形交通基础设施应急抢修与快速保通关键技术,主持

2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美政府间合作项目),极端洪涝灾害下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及交通系统韧性评估与提升技术,主持

3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全结构灾变破坏-加固措施模拟仿真与多层级-多目标-多主体抢修决策技术,主持

4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中德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低碳公路热固性聚氨酯改性沥青制备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主持

5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道路无机类碳捕捉铺装材料开发,主持

6西藏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青藏公路基础设施韧性评价与冻土路基韧性提升技术,主持

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重点项目,公路路面状况数字化与智慧运维,参与

8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东欧地区道路径流雨水就地净化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主持

9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复合功能型多孔沥青路面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主持

10宁夏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宁夏干线公路基础设施韧性评估及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主持

开设课程:

批判思维与方法(本科生-校级通识课-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

Road and Airfield Engineering(研究生-国际留学生)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研究生-国际留学生)

版权所有:同济大学城市交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