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位论文或实践成果管理实施办法(2025年3月25日更新)及答辩相关文件见附件。
说明:
1、硕博士学位论文或实践成果查重规定及隐名评审实施办法见附件1。
2、硕士答辩工作规范(含学术成果审核、答辩申请流程等)见附件5。
同行评阅不少于2位(副教授及以上相当职称或研究生导师)
答辩专家不少于5位(可含导师),其中校外专家不少于1人
3、博士答辩工作规范(含学术成果审核、答辩申请流程等)见附件12。
同行评阅不少于5位,其中校外不少于3位、校内外各不少于2位博导
答辩专家不少于5位(含导师不少于6位),其中校外专家不少于2人(至少2位博导)
4、同济大学论文查重管理系统以及教学与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学院系统https://sjjx.tongji.edu.cn)上传论文盲审格式参照附件6要求,必须去除个人信息、导师信息。城市交通交叉学科说明页保留。
5、博士研究生和抽中盲审的硕士研究生隐名评审工作相关文件参见附件1和附件6,须进行同济大学校盲审的同学请提交附件3(纸质签名版)至通达馆456王老师处。
6、学位论文写作规范(2024年5月更新版)请查看学院网站(附件3-城市交通模板)
中英文封面后加一页城市交通交叉学科说明(另见https://umi.tongji.edu.cn/info/1079/1987.htm)
7、同济大学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细则(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请查看同济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https://gs.tongji.edu.cn/info/1063/38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