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教授,博士生导师
电话:021-69589475
Emaiil:yangxg@tongji.edu.cn
个人主页:https://itscenter.tongji.edu.cn/
简介:
我国早期开始交通工程与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两领域的研究者及开拓者,创立了“交通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开创了交通工程学2.0、“车路联网与协同交通控制系统”和“复杂条件下基于数据的多模式交通协同控制/管理/服务/决策一体化(ATmaaS)”研究及其应用,创建了“未来城市与交通联合实验室”,成果被国内外广泛地引用和应用;培养博士70人/硕士160余人、博士后10人。同济大学拔尖人才培养责任教授(PI)。恢复高考后的1978年9月考入同济大学土木工程(路桥)科系;1982年7月获得工学学士,留校任教于中国大陆第一个交通工程研究室,后分别于1985年和1992年在职攻读同济大学交通工程学科硕士与智能交通系统工程博士学位,并于1994年应国家教育委员会选考派遣获日本文部省奖学金资助、留学日本京都大学交通工学科继续攻读博士学位,1996年9月学成回国继续任教,1997年起担任同济大学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研究中心主任,1998年担任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系副主任,2002年~2014年担任同济大学交通工程系首任系主任,2002年起担任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交通安全研究室主任,2014年1月~6月美国华盛顿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类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交通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主任委员、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专家委员会道路优化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交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专家组专家、中国公交学会常务理事、住建部市政公用行业专家委员会城市交通专家组成员,曾受聘科技部全国智能交通系统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兼任苏州大学讲座教授、重庆交通大学特聘教授等。获得教育部等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教学成果奖2项,入选交通运输部“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上海领军人才、同济大学教学名师,荣获“2021中国智能交通年度人物”,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研究方向: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和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及智能社会
主要成果:
主持国家级研究计划1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5项,973子项1项,863计划3项,国家攻关计划4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0余篇。2018年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17年获上海市技术发明二等奖2016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15年获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2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9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公安部科技二等奖,1990年“七五”国家重点科技项目获突出贡献二等奖。出版著作《公共交通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手册(译著)》、《Traffic Design》、《交通设计》(国家规划教材)、《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指南》(国家畅通工程丛著)。参编国家及地方标准规范5项。授权发明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11项。
在研项目:
1. 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课题“车路协同环境下车辆群体智能控制理论与测试验证”项目第三课题“混合交通群体智能决策与协同控制理论方法研究”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模式车辆交通流多交叉口协同控制理论与实验研究”
开设课程:
本科课程: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上海市精品课程、同济大学金课《交通设计》,上海市精品课程《交通工程》
硕士课程:交通系统工程科学与技术前沿(研究方法)
博士课程: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前沿、城市交通交叉学科学术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