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下午,同济大学城市交通研究院举办了第三场2019级硕士论文答辩会,首届毕业生中又有两位同学顺利通过了论文答辩。
本次答辩会继续在线上进行。答辩委员会主席由城市交通交叉学科委员会主任陈小鸿教授担任,委员包括李晔教授、叶建红教授、骆晓副教授和黄锫副教授。答辩会由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分为学生陈述、专家提问、学生答辩、专家评议、答辩决议宣读五个环节。最后,沈智勇、叶浩楠两位同学分别发表了感言。
在陈述环节,两位同学沉着自信,逻辑清晰,表述清楚,展现了各自的研究特色和风格特点。
沈智勇《去中心化共享出行系统研究与设计》
论文以共享出行为研究对象,采用区块链技术构建了去中心化的共享出行服务平台和组共享的服务方式。利用强化学习方法,提出了去中心化平台下的调度算法,开展了中心化单智能体、中心化多智能体、去中心化多智能体等三个层次的研究,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基于生成对抗网络,设计了去中心化平台下的动态定价方法,进行了去中心化和中心化平台的对比,从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研究成果对建立去中心化下的共享出行服务有参考价值,研究具有交叉学科特色。
叶浩楠《分级突发事件下城市轨道交通服务韧性评估及应急响应研究》
论文应用复杂网络理论与分析方法,度量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拓扑特性,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级联失效模型,分析了不同等级突发事件对网络结构和客流出行的影响;并基于级联失效模型和韧性理论构建了服务韧性度量指标,挖掘了服务韧性的变化规律。通过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的案例分析,结合服务韧性优化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公交接驳方案和调度策略。研究具有交叉学科特色,成果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水平提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提问环节,答辩委员会专家秉承严谨细致、认真负责的学术态度,从专业的角度指出了论文中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及论文完善建议。两位同学依次对答辩专家所提出的问题作出回应,并表示将听取专家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论文。答辩委员会专家对两位跨学科背景的同学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表示了肯定。经答辩委员会无记名投票表决,一致同意2位同学均通过论文答辩,并建议授予工学硕士学位。向沈智勇和叶浩楠两位同学表示衷心的祝贺!
最后,两位同学在发言中说道,当年来参加暑期夏令营考试时和初次进入城市交通班级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感谢城市交通交叉学科平台和城市交通研究院的老师和同学们三年来的指导帮助和陪伴,并特别对导师们表达了衷心的感谢,未来将以更加严谨踏实的态度面对挑战。答辩委员会主席、城市交通交叉学科委员会主任陈小鸿教授与同学们约定,三年后回到城市交通研究院给大家讲讲工作里的收获。
城市交通研究院第三场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会圆满结束!祝福同学们未来大展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