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助力疫情防控——同济大学城市交通研究院防疫工作系列报道(一)

时间:2020-02-23 点击数: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携手抗疫。同济大学城市交通研究院秉着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以学科交叉来服务社会的宗旨,积极投入到这场疫情防控的战斗中。研究院的30多位导师,从四个学科方向组成研究团队,以多种形式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布置了1份特殊的作业。希望通过这份作业培养同学们作为观察者、记录者,尝试成为谋策者,将来成为城市和国家的守护者的专业素养和家国情怀。  

开展了3项专项调查。围绕城市防疫交通政策、熟人合乘与定制班车通勤意愿、防疫物资需求及疫情影响等主题开展了网络调研,为后续深入研究及应用成果的落地奠定基础。  

开发了1个出行服务APP基于为单位复工后员工通勤交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的出发点,编写并提交了“教职工群体暴露风险级别评估及全监管出行服务-管理系统”项目建议书,并充分利用学科交叉平台高效的组织开发了一款面向单位健康员工的“安心合乘”APP和微信小程序  

发表了一系列调研报告和政策建议。25日起,导师们通过多个线上渠道发表了一系列调研报告和政策建议,内容聚焦疫情防控期间的交通系统应急、通勤交通组织、出行管控、防控治理体系等方面。这些成果公开发声早、影响范围宽、内容针对性强,背后是研究院的导师们扎根科研的敬业精神和服务社会的高度责任感。  

抗疫工作还在继续,我们的研究团队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更加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工作,为打赢这场抗疫之战、为未来更加坚韧的城市交通系统、更美好的城市发展贡献城市交通研究院的智慧与力量。

   

一份特殊的寒假作业

交通系统是城市运行的重要命脉,也是居民生活的基本支柱,如何在今年年初这个特殊的防疫期调整交通服务、阻断传播成为政策制定者最核心的目标之一。为此,研究院以“特殊的寒假作业”的形式面向同济大学城市交通研究院和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的学生开展了一次网络调研。调研主要针对防疫期间城市内部交通管控政策(公共巴士、地铁、城市道路等)、城市防疫对外交通管控政策(高速公路、一般公路、铁路、航班等)、社区出入交通管控等内容。目前已回收86份调研问卷(还将陆续增加),数据覆盖22个省级行政单元,61个地级行政单元。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各城市对于城市内部和城际两类交通活动的管控差异显著,同时行政级别、与湖北省的距离、疫情严重程度、经济发展区位等方面均对于政策制定的时机、内容以及范围有所影响。      

作者:    

袁泉 同济大学城市交通研究院 副研究员,城市交通交叉学科研究方向:城市移动性规划

陈小鸿 同济大学城市交通交叉学科委员会主任、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院长、(国家)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城市交通交叉学科研究方向:城市交通综合治理

 

自助、互助与公助:应急交通与交通系统的应急    

在正常情况下,城市与城际交通最主要的目标是实现人与物的便利流通。当SARS、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具有传染性疾病发生时,交通的“阻断”既是必须的又不能是绝对的。当公共交通不得不降阶运行甚至停止,交通如何能保持基本的连接性与可达性?首先是自助15分钟生活圈的价值,不仅仅是城市正常运行时期便利性的保障,也应该是考虑非常时期基本生活条件的最小单元,体现城市的安全与韧性。然后是互助。从最初的志愿者、到网约车,到社区征集志愿者用自家的车为必须出行者提供服务,都应该是出于自愿的互助行为。其中,邻里互助尤为重要,不仅仅是便利,还有因为“知根知底”带来的信任,毕竟这样的互助要以安全为前提。在城市逐渐恢复正常生活之前,在单位同事之间的通勤合乘可以想见会是被采用、应该受鼓励的方式。这也是疫情之后基层治理需要重点考虑的工作:用何种方式、需要什么条件,能够培育并完善社区治理体系。不能缺乏的是公助。利用城市既有的公共性交通服务提供必须的交通出行保障,而不是完全让市民“自组织”出行,风险更加可控亦是基本责任。因此,公交车司机和出租车司机的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物品配发,应该与车站出入、交通道口检查人员等一样得到优先保障。    

城市交通系统规划设计与运行管理在满足正常运行的同时,也需要考虑特殊时期的服务需求:基本生活的可达性与医疗、物资供应的连通性。研究通勤和非通勤的交通特征与供给模式,设计多层次相对独立的网络,通勤不可依赖小汽车,日常生活可不依赖公交,或许也是“城市空间活动系统分析与空间流动管控决策支持”需研究的内容。  

作者:  

陈小鸿 同济大学城市交通交叉学科委员会主任、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院长、(国家)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城市交通交叉学科研究方向:城市交通综合治理  

 

疫情防控期间的通勤安排    

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企事业单位大面积复工也即将启动。通勤人流骤增,可能导致致病风险高度集聚。因此,必须抓紧有限的时间,考虑复工后的通勤安排问题。在当前情况下,陌生人就是风险源。本着少接触,高防护、分而治之等原则,建议试行熟人互助定班车错峰上下班等通勤安排:鼓励确认无风险、彼此之间熟悉情况的同单位人员拼车上下班;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利用自有车辆,严格执行乘车预约登记制度。没有条件的单位,可以由市、区运输管理部门采取征用+调配方式,协调公交运力,按照定班车模式运行;可以考虑企业数量、职工数量、交通出行特征等因素,将上海划为5-6个区域,每个区域上下班时间错峰半小时。在疫情防控时期,公交车辆的每一辆车、地铁或轻轨的每一节车厢,均须进行班次编号,一方面便于乘客识别和记忆,一方面也便于安排消毒,出了紧急情况确保可以溯源。在此基础上,须严格开展公交车辆上车前和地铁站进站前的体温测量和人流控制。      

作者:    

陈小鸿 同济大学城市交通交叉学科委员会主任、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院长、(国家)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城市交通交叉学科研究方向:城市交通综合治理    

陈强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同济大学文科办公室主任  

 

疫情控制期城市“安心交通”组织模式系列调研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公众对于采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担忧预计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各企事业单位将逐步有序复工复产,需要提供让市民“安心”的通勤交通服务。城市从特殊管控期到恢复期有针对性的交通组织与管理,不仅有利于支持城市经济活动的复苏,更重要的是通过可控的交通服务、给予市民信心。为此,城市交通研究院城市移动性规划团队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工作。      

为了解车主与乘客对“熟人合乘”的接受意愿和组织方式的可行性,设计并开展了网络问卷调查。214-16日,共获得1107份有效样本,其中68%受访者有私家车,结果显示61%的私家车主表示愿意为熟人提供合乘服务。调研结论认为疫情期间由企业端组织的熟人合乘系统是一种特殊时期的内部互助平台,具有健康状况透明、用户群体固定、用户信息安全等特点,更贴合共享出行的本质。大多数单位均有需求、有条件组织通勤合乘。如果合乘与错峰上下班相结合,也能平衡路网负荷。    

在可行性调研的基础上,团队开发了面向单位健康员工的“安心合乘”APP,便利大家互助出行、提高合乘配对效率。系统包括合乘撮合、合乘人员回溯与追踪、疫情信息发布三大核心功能共6个功能模块。该APP系统可与各单位已实施的员工居住地、流动情况、居家隔离申报和体温采集系统直接对接,具有健康状况透明、用户群体固定、用户信息安全等特点。    

熟人合乘的关键点是志愿提供车辆的车主和合乘人的OD起终点撮合率,为了进一步探讨面向单位健康员工的安心合乘的推广适用性,团队从单位职工规模、车辆拥有率、职工住地分散性等方面,对熟人合乘OD撮合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作者:

吴娇蓉  同济大学城市交通研究院副院长,城市交通交叉学科研究方向:城市移动性规划

陈小鸿 同济大学城市交通交叉学科委员会主任、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院长、(国家)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城市交通交叉学科研究方向:城市交通综合治理

李浩军  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教授  

版权所有:同济大学城市交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