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结束的这个学期,城市交通交叉学科开设了一门公共政策分析课程。研究院秉承以需求为导向,以交叉为基调、以国际化为鲜明特色的模块化研究生跨学科培养宗旨,开设了这门课程。本学期由我院与香港大学的教师联合授课,获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课程为中英文双语教学,本学期采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实现了优势资源整合,为课程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线下授课教师为城市交通研究院导师,特聘研究员袁泉,线上授课教师为香港大学周江评教授。
课程内容涵盖公共政策分析的全流程,从政策分析与规划中基本方法的概述,到政策分析的横切分析和案例研究,再深入讲解政策分析中每个步骤的具体细节,最后以小组进行案例研究,力求做到让学生学有所用、活学活用。
课程紧密结合城市交通交叉学科的主题,通过大量的城市交通公共政策制定、实施和评估案例,介绍了城市交通决策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为同学们勾画出未来城市交通决策者的必备素养和技能。
以下是课程的部分主题内容:
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基本方法:概述 |
政策分析过程 |
政策分析的交叉方法 |
案例研究法 |
《公共政策分析:理论与实践》 |
政策分析:问题化与基准化 |
政策分析:备选方案与场景 |
政策分析:评估备选方案 |
由于城市交通交叉学科的同学们本科专业来源广泛,既有交通工程、城市规划两个核心学科,也有人文地理、经济学、管理学、土木工程等相关学科,因此课程设计上特别考虑了背景和知识结构的多元化。通过教材的选取、内容的衔接以及作业的选题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力图使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能够最大程度地获得知识,提供反馈以及发表意见,从而更好地实现课程的讲授目标。
为避免课程内容停留在知识层面而无法落地,授课团队特别精心设计了与当堂课程内容紧密结合的案例练习,在授课过程中通过讲练结合帮助同学们将知识内化吸收。
部分课堂练习题目:
(1)网约车公司是否应该得到特别对待?(例如,它们是否应该为其服务的司机支付养老金和医疗保健?)
(2)大湾区的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应该如何开展?
(3)高校校园中的停车政策制定应该如何考虑需求和供给?
基于课程提供的相关阅读资料和背景材料,同学们自由分组,以小组的形式就研究主题进行讨论,并梳理材料内容,然后结合课程介绍的政策分析方法进行当堂案例分享。小组成员能够在整个课程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协作机会,为课程期末小组作业的深度合作奠定基础。在平行课堂的香港大学方面,三位博士研究生也分别就大湾区航空公司竞合关系、公共政策的问题化与标杆分析、AHP方法和实例等主题进行了案例分享,讨论互动效果显著。
课程的考核形式为同学们自由分组,各组选择与交通政策分析相关的研究题目,经过研究讨论后形成汇报方案。汇报要求涵盖政策分析授课中的所有基本组成部分:问题化、评价标准、备选方案以及对备选方案的评价等。
最终8个小组选定的研究课题为:
第1组 |
绿色出行政策探究 |
第2组 |
整体布局+精准施策,推动低碳绿色出行——对上海市绿牌扶持政策的分析与建议 |
第3组 |
上海市鼓励购买新能源车财政补贴政策分析 |
第4组 |
上海非本地牌照车辆限行新政对交通状态影响的短期效应:来自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
第5组 |
网约车市场准入政策研究与分析 |
第6组 |
拥堵收费政策分析 |
第7组 |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城市货车限行政策研究 |
第8组 |
湖南省冷链物流政策分析——政策驱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
尽管本次课程为集中密集授课,时间较为紧张,但是每一组均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有内容、有深度、有思考的高质量报告,期末汇报精彩纷呈。更重要的是,每位同学都能在汇报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通过相互学习和同行评议完善自身的研究。其中部分小组的研究报告已经相对完整,达到了研究主题明确、研究手段严谨细致、研究结论有意义的科研训练目的,完善后可形成科研论文。
公共政策分析是城市交通交叉学科的一门特色课程,旨在为该学科硕博士研究生普及城市交通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基础知识,增进学生对政策价值和意义的理解,激发学生投身行业建设的热情和信心。本课程既要结合公共政策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又要融入丰富的城市交通实践内容,因此需要思维的碰撞和视角的融合。为此,这个学期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系的周江评教授进行联合授课,使课程得以结合不同学科的思维与不同城市的视角,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在此,特别感谢周教授团队的鼎力支持,以及所有同学们的全心投入。期待来年的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有同样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