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新的城市发展阶段(从增量转存量,由建设转向更新、维护、政策制定等)及新的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的规划体系变化,将城市交通研究视角由基于设施的交通转向基于活动的移动性(Mobility),以交通服务的可获得性和公平性、交通服务的集约化和综合效用优化为目标,关注城市中交通网络与资源的协调,支撑城市空间再造和高质量发展。以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交通运输组织网络和交通信息传播网络构成的城市交通复合交通网络为对象,研究城市移动性规划的理论与技术创新。关注交通服务提供与空间活动的匹配性和引导性、关注复合交通网络的整体性能,强调在既有基础设施条件下交通服务网络的动态构建和运行,以适应持续变化的城市运行要求。从城镇群(都市圈)、城乡、街区等三个空间层次,研究城市移动性规划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
城市移动性规划的研究重点包括:复合交通网络的构造演变机理、运行性能优化和网络供-需互馈调控的理论和技术;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构成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下,异质网络交通流的自组织规律和相变机制;城市空间组织方式与交通模式演化、城市空间质量的关系;不同交通政策导向下复合交通网络的构造发展机理、复合交通网络的演化过程干预调控理论与城市空间结构及社会阶层空间分布的互动机理,以及复合交通网络结构引导交通模式演化的方法。面向共享交通和自动驾驶等交通新技术、服务新模式,为基于通行权分配的交通网络宏观管控、基于空间网络的城市空间结构引导、基于精明供给的交通模式引导、以及社会公平性保障,提供城市移动性规划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