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由同济大学城市交通研究院主办的城市交通学术沙龙第十四期暨城市群、都市圈发展转型研讨会在同济君禧大酒店会议室顺利举行。
同济大学城市交通研究院院长杨超教授首先致词,代表研究院感谢各位专家的到来,介绍了城市交通学术沙龙系列活动。本期沙龙不同于往期的各类专家讲座,是以研究生科研成果分析为主,既是对学生报告能力的锻炼,也是对学生研究成果的检验。
本次沙龙分为研究生科研成果交流和专家研讨两个部分。沙龙上半场为研究生科研成果交流,由城市交通研究院副院长吴娇蓉教授主持。来自同济大学城市交通研究院和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五名研究生在沙龙中汇报了各自的研究阶段性成果。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刘思涵、城市交通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孙昊、城市交通研究院硕士研究生谭丝杨分别汇报了《基于LBS数据的全国城际人员流动时空特征》、《城市群时空出行需求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探究》、《轨道交通对沪宁沪杭走廊多元流空间联系的影响研究》等科研成果,从全国范围、城市群范围聚焦到客流走廊,探究流空间特征。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副总工程师兼交通规划设计所所长蔡润林、中铁上海院线站院副总工程师陈望桂对上述汇报进行了点评。两位专家首先肯定了三位学生的选题都非常贴切时代需求,在技术方法上也体现了学科交叉的特点。同时也提出可以结合具体城市的产业结构等要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更多关注中微观尺度的需求研究,以指导城市群、都市圈的未来发展。
随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研究生高雅、城市交通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刘新田分别汇报了《高铁与历史文化城市旅游旺季的出行需求管理》、《时空视角下长三角城市群中心机场陆侧交通可达性研究》等科研成果。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朱洪、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综合交通规划分院总工訾海波对上述汇报进行了点评。两位专家首先肯定了各个研究都重视定量分析和多源数据的融合,使研究成果更有深度;研究分析也越来越综合,不仅仅是交通领域,也涉及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另外也指出,不能完全依赖大数据,传统的交通调查能够反映出行者的主观意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学生的研究,两位专家也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专家研讨环节由城市交通研究院院长杨超教授主持。与会专家围绕“城市群、都市圈发展转型”话题展开讨论。
本次沙龙通过学生研究成果汇报与专家点评研讨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展示与交流的平台,加深了对城市群、都市圈转型发展问题的认识。